博士前期课程是什么?
不同学校可能要求不一样,以我为例,作为理工科的博士生,博士前三年(第四年即将结束)一共需要修读30个学分,其中必修21个学分的课程、选修9个学分(包括语言课和实验课等);
每个学期修读4-6门课,在第三年末达到修读学分的要求(提前毕业可少选一门课),总学分要求详见链接 。对于理工科学部的学生,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按照“2+2”的模式来授课的,即两个学期的课程,两个学期完成作业和考试。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每一门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
1. 数理基础(5个学分)
这几门课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打下良好的数理统计和分析的学科基础,内容涉及随机过程、随机优化、数值分析(线性代数、微积分、复变函数)、概率论、数据结构、算法等。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内容易懂好理解,但考试题目比较刁钻古怪,需要花一定时间思考并认真备考。
2. 计量/软件(5个学分)
这门学科主要包括EM算法、最大化后验估计、贝叶斯统计、MCMC等方法以及R语言、STATA等相关软件的操作。课程内容较为实用,适合有兴趣学习最新前沿知识的同学,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果数学功底不扎实,建议提前预习。
3. 应用/分 (5个学分)
这门学科主要介绍应用方向的各种研究方法,包括了判别分析、分类与回归树、神经网络、集成学习、PCA、EM等许多内容,老师讲课较为风趣,容易消化和理解。但是需要同学们做好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工作,确保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