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博士gpa要多少?

万俟子卓万俟子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6fall 经济及金融系phd, 5人班,4个中国人. 两个北大,一个南大,一个人大. 三个保研的,一个考研的(我). 三个master by course work的,一个phd by course work的. 3+2+3+1的结构. 每年有10%左右的名额给大陆学生. 我跟两个phd的同学都是保研过来的,所以拿到offer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底了(保研录取一般在七月初发,但是确定要去的话要交钱,我是交完钱才收到的hkkc的邮件),之后在十月份进行了面试(一轮线上,大概二十分钟;一轮线下,大约五十分钟),十二月拿到了签证(虽然签证迟了两个星期,但幸好最后拿到了!)然后在十二月中旬从上海出发在香港度过了春节. 在香港过的第一个学期主要就是上mfe和econ的课,第二个学期主要学了宏观和微观,第三个学期主要是研究方法,目前第四个学期正在纠结是选统计or编程...

我整个博士阶段的GPA情况是这样的- 入学第一年: 97/100(macro) 98/100(micro) 97/100(statistics) 第二年上学期(部分科目第二学期的成绩还没出) 93/100(quant) 89/100(mfepd) 91/100(welfarism) 91/100(random variable) 91/100(optimal control) 第三学期的成绩现在只能给预估的: 4/5(statistics) 4/5(programming) 3/5(probability) 3/5(markov chain) 每个科目的满分都是100分. 有两门专业课(计量和随机过程)是五门课里最难的,另外三门比较简单. 所以最后的排名是按照GPA加权计算得出的最终成绩. 这个结果对于想要申请phd的人而言应该是够了,然而对于想要申请master的人可能就不够看了(因为我的目标本来也不是香港top大学,所以我也不担心这个影响申请). 但是!请注意!这些课程的GPA只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意思,也就是只要你考试通过(60分万岁!)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你的GPA不会太低,但如果想拿高分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我第二年学mfe的时候拿了98/100,econ拿了97/100,不过第三年学计量的时候好像没这么高,可能是因为课程内容比较难的缘故吧).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每门课程的成绩会在成绩单上显示,而GPA则是按照所有课程成绩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 因此如果想要GPA好看一些,那么平时的考试就必须要拿下! 至于如何能够在保持GPA的前提下取得好成绩,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云血翔云血翔优质答主

香港各大学的要求都是GPA3.5+的,但实际申请的情况比较复杂,要看专业而定。以我所在的港中文为例,如果学生申请的PHD是理工科的话(我是计算机)要求的是GPA4.0以上;如果是文科类的话一般是要求GPA3.8以上的。当然这个不是硬性的标准,每个专业的不同还是会有要求的不同,比如我们系对GPA的要求就是“不低于GPA 3.6”,而不是“高于GPA 3.6”

另外题主在本科期间如果有发表过论文或者做过的研究能够提供出来会是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啊!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尝试发表论文。对于申请PHD来说,有paper绝对是一件加分的事情~ 祝楼主好运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