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私立大学学费贵?
因为学校把成本转嫁到了学生头上,不过这些成本花得值不值那就另说了…… 学校的总开支包括教学科研人员的薪水、学生的奖学金和补助(生活费、书本费等等)、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校园的建设和维护等。 然而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政府拨给的经费外,就是学费了。而政府的经费往往是定额拨款,与招生数量挂钩,因此高校每年都要想方设法从学生身上收取更多的费用来弥补经费不足的问题。于是一些名校会建立分校,扩招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没有实力的学校则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多收费。 除了学费外,有的学校还会收取高额的“学杂费”,例如南师大此前就因学杂费高涨而被学生们质疑。
对于高昂的费用,学校的说法是“由于我校不是教育部主管的211工程院校,所以没有国家下拔的钱,所有费用都要自筹。”也就是说学校收这么多钱是因为它没钱。 但是据我了解很多非211的学校,尤其是理工科学校的经费是不缺的,比如我的母校某工科双非学校,当年学校盖教学楼搞基建的时候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学校搞招商引资,结果来了一个浙江老板看中了学校这块地皮想把它买下来。
学校领导很高兴,毕竟不用花国库钱就能盖楼真的很罕见。于是双方商量以建宿舍楼的形式把土地批给这个老板,并且承诺给予各种优惠条件。这样不仅宿舍楼有了着落,而且以后学生的住宿问题也解决了,岂不美哉? 后来宿舍楼果然建成了,学生也如愿搬了进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水费稍微有点高。
原来这栋楼虽然是宿舍楼但是却不属于学生宿舍,因为这个宿舍区是套间,每层都有若干房间,每个房间住4个人,上下铺,室内有卫生间和阳台。这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教师居住,考虑的是老师寒暑假来校加班或周末来校开会时的住宿问题。因此尽管学生交了住宿费,但是平时用水用电还是要交额外的钱。 这么一来学校收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条件改善了,学生呢?学生表示我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