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原因是什么?
韩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的排名是政府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每所韩国高校的校长都要对政府的政策负责,而衡量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学校的排名。 那么,为了提升学校的排名,学校就必须提高学校的学术实力(尤其是文科),所以从80年代开始,韩国国内重视理论性学科的研究,高校教师的薪酬也主要跟理论成果的含金量挂钩(比如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于是,大家看到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韩国大学都是遍地汉学界的大牛,很多校内的哲学、社会、法律等人文社科专业的教授都是拿过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牛人。
当然,在工科领域韩国的大学也不逊色,像首尔大、高丽大、延世大的工科都很强。 但是到了21世纪,特别是05年以后,韩国的高校不再一味追求学术上的高精尖了。因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限制,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韩国的大学已经很难再投入巨额资金来支撑她之前那套“高端路线”了。
同时,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势力对于大学评价体系的干预),韩国的大学不得不把更多的资源往理工科上倾斜,因为只有理工科才能最快的产出政界想要的科研成果。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韩国高校重理轻文的倾向。 另外一提,现在在韩国的大学里,一般教授等级以上的教职人员都是要参与学校评级的工作的,所以除了上课和科研外,每一位教员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和分析数据,搞调研,写报告,以期待学校在未来能更上一层楼。所以有时候看看韩文报纸的文章,会看到很多关于学校评级方面文章,标题都是非常的吓人,什么“XX大学必须成为世界TOP100”啊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