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出生证明公证吗?
13岁女孩被华人妈妈送入澳大利亚著名男校西田男子高中,成为该校第一位中国学生。然而,由于女孩在语言和家庭生活条件上适应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女孩与学校其他同学的相处也不融洽,一度想过要自杀。于是,女孩的父母想把女儿带回中国。但学校以办理出国手续、耽误功课为由,要求女孩的父母为其办理退学手续,并发给女孩1100澳元(约合人民币10841元)的退学补偿。近日,西田男子高中以“学业成绩、品行与所参加的活动不符合要求”为由,拒绝退还女孩学费8800澳元(约合人民币8682元)。
对此事件,有网友表示,华人家长还是要客观认识把孩子送出国的利与弊,即便出国了也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管教,要加强与监护人、老师、学校的沟通,了解、熟悉所在国的文化习俗,处理好孩子与当地朋友的关系,多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孩子最终还要回来的,如何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好家庭关、婚姻关,这是考验家长智慧的时候,不可盲目。
与此同时,另有网友表示,中国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很少强调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国外,这是很重要的素质。西田高中家长学校的网上资料中强调:指导孩子制订个人行动计划,以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目标和应该做哪些准备。引导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合作、竞争观念和理解团队精神的价值观。国外学生自治、自主的能力强,很少让家长为他们操心。
从中学阶段开始,就把孩子带去国外,确实能学习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尤其是锻炼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的交友能力。但是,把孩子送去国外读高中,需考虑诸多因素,并非拔苗助长。
第一,孩子是否有上进心。如果孩子在学校经常考试成绩靠前,或经常参加校园活动,或经常被老师表扬,这种孩子选择出国留学,才有目标导向,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孩子才可能成材。如果孩子的成绩很一般,在学校经常不受老师关注,这样的孩子选择出国留学,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反而加速孩子的颓废。
第二,家庭是否有能力。家庭经济条件是决定孩子能否出国留学的首要因素。以澳大利亚为例,办理孩子赴澳签证的各项证件及手续至少需要1年时间,这期间还需要满足孩子在澳学习生活所需费用。根据澳大利亚移民局官网信息显示,赴澳读高中每年的费用大概为25,000澳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25,000元/年。这还不包括孩子的生活费等支出。一般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家长都会送孩子出去读书,这样的孩子可能不刻苦学习,但起码会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可能父母会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孩子求学道路上过度关注、乃至施压,造成孩子心理变化。这样家庭的孩子,可能会走极端,或奋起崛起,或颓废堕落。
第三,个人是否有毅力。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国内的教师常常管得过宽过细,把该说的说了,把该教的教了。但国外教育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国外教师很少包办代替,而是启发诱导,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生活、学习能力。
然而,独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需要经历无数个失败和挫折。譬如:不会做饭,就从切菜、蒸煮开始;不会洗衣服,就从最简单开始的,把裤子叠整齐放进柜子里,不要扔进洗衣机里不分正反面那么简单;不会出国学习生活,就一步步学,遇到困难就咬牙坚持,不断反思自己,不断矫正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克服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以求达到国外学生那种近乎完美的程度。这个过程,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毅力。
第四,个人是否独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从小到大形成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家庭环境没有变故的情况下,多数孩子的性格还是延续父母的性格。对父母过于依赖、缺乏主见与判断能力、做事犹豫不决、没有坚定志向、不能耐得住寂寞、不能经得住诱惑、心理素质差、好高骛远、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毛病都是中国孩子的“本事”。要改掉这些毛病,不是靠去国外读书就可以解决问题。相反,在国外读书期间反而可能会培育出一些新的毛病。譬如,在人际交往中不会取舍,被外国友人误导而造成人生道路的选择失误;在目标取向不明确,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被淘汰或产生极端心理变态。
有专家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来讲,出国读高中不是“走出去”,而是“弯下去”。“中国的学生出国外读高中,基本上很难直接进入世界名校,就算进了,也是垫底。在国外,中国人的学习能力、习惯、理念都不一样,很难合群,反而容易形成性格、心理上的缺陷。而且,在国外高中,中国人成为顶尖学生的机会是非常小的,这相当于把孩子引入失败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