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高校赚钱吗?
这个题目太大 先占住,稍后补上详细解读 简单说一点,澳国立和墨尔本大学这样的以科研见长的名校,科研带来的收入远远低于学校预算的20%,而20%这一数字在整个澳洲高等教育部门里,算是很高的了。(很多大学的科研收入甚至不到总预算的5%) 所以如果谈学校的盈利的话,只有当学生数量超过了一定阈值之后,学校才会开始有稳定的利润。对于新办的校区尤其如此——比如昆士兰科技大学在新建的两个校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满足大量学生的需求从而获取足够的回报。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新办的校区或者扩招的学校往往更有可能“赚钱”。因为老校区的基数在这里,新增的学生人数对整体预算的影响没有新校区那么明显。 而老校区通过不断更新设备,引进人才等方式来保持学术竞争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平衡,既要保证一定的盈利(毕竟学校也要靠这些钱做学术项目,添置设备等等)又要保证教学的质量。
所以说到底,学校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无论学校大小,能挣钱的项目往往都是烧钱的项目(科研)。
澳大利亚大学经费来源是政府专项教育资金拨款、学生缴纳的学费以及承担社会服务所获得的报酬和其他来源。在澳大利亚,学生缴纳的学费在高校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不同高校学费差别很大,一般文理科的本科基本上是2万澳元一个学期,医科、牙医、工程、建筑等要2.4万澳元一个学期。硕士课程理工类一般3万澳元一个学期,商科、法律、教育等2万澳元一个学期。而MBA学费则根据学校知名度不同从2.5万至9万澳元一个学期不等。也就是说,如果你去澳大利亚攻读一个学制为两年的硕士课程的话,一般在5万至24万澳元之间。以澳大利亚大学本科学生人数平均7000/所计算,每年仅学费收入就有2.8亿澳元。
2003年,大学收入达到259.4亿元,比1999年增长27%,但大学支出也高达254.2亿元。10年前,从大学的收入构成来看,政府拨款占据了大头(55.9%),学费和其他收入只占34.9%和9.1%;如今,政府拨款下降到44.1%,而学费和其它收入上升到47.7%和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