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能在香港从事什么?
谢邀,人在香港,刚下飞机。 作为在港读研(临床医学)+工作(内科、妇产科、感染科)的人,可以分享一下信息。 首先,医学生在香港就业有两个选择,做医生或是做科研。接下来分别谈一下这两个方向的情况。
第一,做医生。要做医生的话,必须通过港医生的考试,考试科目有中英文写作以及西医四科的临床知识。考试的难度因人而异,因我没考笔试所以不好说,但面试的难度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第二,做科研。做科研相对就简单很多了!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实验和写论文,而写论文对于内地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要用英文来撰写。不过只要你跟着导师做实验,导师一般也会帮你改论文的,所以说只要你实验做好,论文基本上是可以顺利写的~
至于能做什么呢?其实医学专业的同学在香港前途还是很多的啦!除了做医生之外还可以去做科研(搞学术),也可以进入医药公司或政府部门的卫生署等(做医药销售代表,药物研发,政府防疫工作等等)。当然,如果你不想留在香港发展的话也可以回大陆找份工作呀!毕竟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所学不能在香港找到对口的工作。况且现在香港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方面的人才供给不足,未来医学生的就业应该是比较明朗的。
以上只是我作为过来人的一些浅薄的建议啦!
在香港,医生的就业方向较多,可以到公立医院、私人(专科或普通科)诊所或医疗中心、医疗相关机构、大学或研究院(进行教学或科研),或投身医疗产品相关的企业(例如药品或医疗器械生产、代理或销售企业)工作。
另外,香港有很多著名大学,例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这些大学均设有医学相关学院或研究院,可开展高水平教学与科学研究,喜欢学术研究的医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深造,在学院或研究院从事科研和教学。
在香港,除了中环、上环和湾仔等地区外,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到大型的私人综合医院,主要因为香港地少人多,建医院的成本非常高,难以收回成本,所以香港的私人医疗,主要以私人诊所或门诊形式存在。
普通科医生一般在私家(普通科)诊所、私人医疗中心和私人医院的普通科门诊提供门诊服务。而专科医生则在私家(专科)诊所、私人医疗中心、普通科医生的诊所(经普通科转诊)、私人医院的门诊或护理之家提供服务。
公立医院和私人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有较大差异,公立医院普通门诊看病无需挂号费,通常只需支付5-20港币的诊金。而私人医院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所以通常只有较富裕的患者才选择私人医院。
在香港,公立医院和体制内医生的薪酬待遇由政府按照公务员系统统一制定和发放,一般会略低于当地体制外/私立机构医生的薪酬水平,医生的年收入主要和个人的职称职级挂钩,差旅与加班补时/补贴较少。政府医生的薪酬福利通常高于国外或内地同级同类公立医院医生,但低于体制外/私立机构医生。
按照目前的医生薪酬收入和物价指数,香港的医生平均收入仍属于中高水平,总体能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只是购房和子女教育的花费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