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读研改专业好吗?

鱼秋如鱼秋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改过两次专业,一次是本科从金融到经济,第二次是硕士从经济到国际关系。 第一次跨专业的经历是在本科阶段,当时由于对金融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现在也是)而且觉得学经济将来可以做投行或者去大型银行做交易员之类的,比较符合我对“体面”工作的预期,所以决定改专业。

我是从大二开始准备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当时打算如果申请不到很好学校的商科就改读理工科,因为觉得理工科在美国的就业率比较高,后来阴差阳错申请了到很好的学校读了商科,于是顺利拿到offer. 但是后来我发现了我的问题所在——虽然专业换了,可是我依旧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在国外重新选了方向,选了最热门的市场营销,依然无法熄灭我对经济学的热情和对数理逻辑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我读完研后又回到了国内(因为国外的硕士学位需要花很多钱,而我国的研究生只要3年时间,学费也相对便宜),又重新读了经济,并且拿到了博士学位。

这次换专业让我明白一件事,人生不是由他人设定好的程序,你想干什么就去干,即使中间需要一些努力,甚至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你原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坚持并且相信自己的选择,往往会有不错的结局。

虽然我最终博士也没能读到最喜欢的一个专业,但是这3年的读书期间我旁听了很多个不同学科的课程,也写了一些论文,除了没能拿到本专业的PhD,其他收获都不少。更重要的是,我从这些收获里找到了自己未来继续深造以及职业规划的方向。

现在的我一边工作一边念一个在职的心理学硕士,希望有缘能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心理学相关的问题~ 至于题主所问的要不要换专业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为什么想做这个或想做那个,然后问问自己的人生态度到底适合哪个专业。有些人是因为这个专业的“钱景”好就选择它,有的人则是因为它的“名望”高而选择了这个专业。

但其实,真正读了之后会发现,原来每个专业学习起来都有其困难之处,并没有所谓的“容易”和“难”之说。 就像我,当初因为喜欢西方哲学而选了哲学,后来又因为好奇人类的潜意识而选择攻读心理,结果却遇到了中国哲学~(总之就是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所以啊,不管你怎么选,都会有遗憾的。

童俊平童俊平优质答主

读研选专业是一个大学问。有人为了学业上的延续性,选择继续深造本专业;也有人选择跨专业,想在新的领域发展自己。本专业和跨专业有利有弊,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决定。

出国读研选专业时,有部分学生希望与本科阶段的专业保持连贯性,如国内本科和国外研究生都选择大众传播专业。这种专业延续关系的学业是相互衔接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比较专注、深入,对将来就业或深造也有好处。而且,学习本专业免去了转专业准备考试和学习专业课的辛苦,学生在申请国外院校时会比较有把握,录取率较高。

还有不少人选择跨专业攻读研究生并不少,尤其是换专业“大跳槽”的学生不在少数。比如,国内学习数学专业,出国改学酒店管理;国内学习传播学,出国转攻生物等。跨专业攻读研究生,有可能接触到自己更感兴趣和热爱的学科,这有助于提供日后就业的激情,促进学业上的发展。

如果考虑换专业,学生要提前做“功课”,在大学最后一年或大二、大三的假期选择海外短期课程或交换生项目,提前到所选专业领域感受是否适合自己。此外,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学业基础,有些专业跨度太大,学生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准备,学业压力并不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