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学校怎么样?
不少人都觉得美国公立学校是鸡肋,又想要拿绿卡,又懒得花时间去读书。那美国公立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读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美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是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的。一般对于想要去美国高中上学的中国学生们来说,他们可选择的是私立高中,而公立高中是专为美国本土学生所准备的。同样,在大学阶段来美读书的求学生亦是如此。
从教学水平上讲,两者并无很大差异。但是,就生源来讲,美国公立学校的本土学生较多,而中国来的国际学生一般都被安排到了私立高中。由于国际学生一般双语甚至多语特长,加之自身所带来的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待人处事的态度,常常会使美国公立学校的学生们感觉相形见绌,觉得有点“低人一等”。 尤其当国内学生成绩优异,又肯吃苦耐劳的话,更是容易造成不良的攀比和嫉妒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美国本土学生就打起了“退堂鼓”。
再说入学要求,美国公立高中除了语言要求之外(一般要求TOEFL450以上),还要求申请者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之一:
1)SSAT成绩(Student Assessment Test)。SSAT是美国一所非盈利的教育机构以测验学生的数学和阅读理解水平而设立的。该测验主要用于美国当地中小学入学,也为各国申请者所接受。
2)2002-至今的美国大学申请自助系统(CAAS)。该系统主要用于新生和转学生入学。内容分为五大部分:学业评价(academic assessment)、课程评价(course assessment)、课外活动评估(extra-curricular assessment)、个人特质评价(personal evaluation)和校友/家长意见(alumni/parent assessment)。此系统由申请者填写,所申学校寄回,并由所报学校审阅。
3)经过批准的院校评估项目(EEP)或国家标准化考试(NBS)成绩。参加EEP或NBS考试,并达到相应水平的学生即可被受理。当然,美国当地学生也可被录用。
4)美国中学毕业考试的考试成绩。
5)校长或老师的一对一推荐。
6)其他特殊才能证明。
对比之下,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则相对容易。美国高校认为,中国学生进入高中较晚,没有从小培养交流能力,使得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过于拘谨和封闭。所以中国学生一般都要参加面试,而其内容往往非常灵活和生活化,旨在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深入见解和洞察力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霍夫曼博士曾指出:“二十一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除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之外,还要求有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全球视野等。如果我们的学校和社会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一代的公民将会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成为缺乏思考力和行动力的懒民、愚民。”
正是基于这种忧虑,德克萨斯A&M大学的国际教育部创办了中国营。每年,来自中国的80名高中生将在该校进行一年的学习生活,同时接受“美国本土化”教育。学校特别安排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共处同一教室,听课、社会实践、参观访问都在一起。通过这一年的生活,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了解了美国文化,增进了中美学生的理解和友谊,而且对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如何在国外更好、更安全的生存、生活进行了适当的培训。
德克萨斯A&M大学的国际教育部杨主任介绍说,开设中国营的目的是:为美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机会;为中国学生熟悉和适应美国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一个合适的平台;为中国学生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挑选和未来适合发展事业的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