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外活动太多了?
大学,无课时每周15h以上,有课时20h以上(周末、节假日无休),加上各种假期志愿活动,全年平均下来每周不少于35个小时,我感觉自己很充实! 题主所提到的活动,很多高校的学生组织都会有。而且,不仅是学生组织,很多社团甚至系部也会举办类似的活动。所以,如果光从数量的层面上来看的话,题主可以说自己是“被活动占满了课余时间的可怜虫”。但是……
一、这些活动真的全是无用功吗? 答主曾在校外机构做过实习,也曾在两个学校的团委工作过,因此对于学校举办活动的流程还是比较熟悉的。以团委为例,一般先由某个部门或某几位老师提出活动的初步设想,然后提交至团委大会进行讨论,通过之后就会联系各学院分团委进行落实,期间可能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虽然大部分活动在理论上讲都可以不参加,但大多数同学还是会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因为不参加活动会缺席很多重要场合——比如团籍注册、优秀团员的推选等。既然必须参加活动才能顺利毕业,那么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大家最好还是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了。 当然,也有一些活动是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比如有些学院举办的运动会项目或者班集体参加的趣味运动会。这类活动如果以锻炼身体的目的来看待的话的确毫无意义,但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些运动会给同学们带来快乐,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因此也不能说它们没有任何价值。至于其他更加功利性的活动,就不一一论述了。
二、你真的都参加过吗? 其实,有很多活动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的。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只能做放弃了。这时候,就需要你权衡利弊,看看放弃哪项活动是最不后悔的选择。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兴趣参加校园十公里的跑步比赛,但由于时间冲突,你需要在报名之前决定是否要参加。这时你可以问一下自己,是否平时有坚持锻炼身体?如果是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报了。因为参赛不仅会有奖励,更能证明你在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这种积累一定会给你带来好处的。而如果你在犹豫的过程中做了其他的安排,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就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这项活动的损失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学生们能把每块时间都用在刀刃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长远的学习和人生规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