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立和国立区别?
“国立”的意思就是由国家办的学校,学校的财政经费直接由中央财政负担而不是当地财政负担 因此从学校性质上来说,国立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除国字号的几个交通、林业、海洋等学院外),而公立大学则是各省市自己办的(除中科院直属的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大学、北京科大等几所学校外); 从学校经费上来看,国立大学的经费直接由国家拨付,无需申请;而作为地方院校,公立大学的地方政府拨款相对要少,因此需要申请经费,而且难度很大。
所以可以理解为 “国立”=中央管,“公立”=地方管。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明确的身份划分了,大多学校都是混用的了,只是教育部会发两个名单,一个是部属高校,一个是省属高校。 但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国立”“私立”的定义跟历史不一样了,以前中国的所谓“私立”高校绝大多数都是民办的,这些学校很多都是依靠个人捐款建起来的,跟民间资本有点关系。但现在的“国立”“私立”是按办学主体分的——
1、办学主体是地方政府(含地方政府设立的教育厅或教育局)的叫公办,简称“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办学校”;
2、办学主体是社会企业(不包括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叫民办,简称“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办学校”;
3、办学主体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叫国有,简称“国”,即国家举办的学校(幼儿园),包括部委属和学校所属单位办学校(幼儿园);
4、办学主体是国外有关教育机构和组织的叫中外合作,简称“中”,比如著名的西湖大学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办,香港科技大学在上海设立的港科大(西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