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移民么?
技术移民有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参加海外雇主担保项目,凭借雇主提供的job offer申请工签,然后在国外工作以获取绿卡。 但是这种一般对申请人的职业有要求,必须属于职业列表上的专向上列职业,并且对语言有一定的要求(加拿大是CLB4以上)。另外有些会对学历或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 但这些都是可以在办理签证的过程中去满足的,因此问题也不是很大。
还有一类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留学转移民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申请人而言门槛较低,只要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即可申请。但是需要在国内或者国外先完成一个学位。
不过和前面一种类型相比,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费用来完成学业。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以外,其实还有别的技术移民的方式。例如之前比较热门的通过走LMIEO通道移民澳大利亚,或者是通过Tech Pilot项目移民加拿大。这些对申请人的个人实力(年龄、语言、学历、背景)要求较高,而且需要符合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的。 当然,还有一类技术移民的方式是投资移民。 但是一般来说门槛比较高,不是那么容易申请。
技术移民是指申请人以自身所掌握的技术前往其他国家(地区)定居的行为。技术移民是世界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移民制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
中国技术移民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从中国大陆成功移民西方发达国家且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士达百万人左右。此外,还有一些虽没有获得最终的永久居留权/外国国籍,但实际上长期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技术人员。
中国的移民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科技和教育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出国工作、留学、经商人员增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技术移民出现增长趋势,移民主要流向英、美、加、澳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10年起,中国的国际移民数量,从1990年的不足92万,增长到了2015年的突破1025万。其中85%居住在亚洲其他国家,中国海外华人和移居海外的中高端人才是主力军。
技术移民是当今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形式。为阻止人才流失和吸引外国人才,各国政府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特殊移民和吸引人才计划。为了阻止本国人才外流,有的国家开始实行一系列保护人才的法律和移民限制计划;为了吸引外国人才,有的国家积极实行特殊移民计划。1998年,美国通过了《移民改革和移民授权法案》,对在科研、教育、技术、管理、工程方面特别突出的高级人才简化移民程序、放宽移民限制。加拿大政府于1999年推出了“人才类别”移民政策,并于2001年把每年的技工类移民额增加到近10万。
2016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改革外籍人才永久居留制度,实施更为便利的签证政策”。2016年8月正式对外公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也提出,“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机制,落实引进外国人才签证、停居留便利等政策,健全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管理制度,加强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人才返乡创业。”
2016年年初,上海市也出台了“人才20条”,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率先出台了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将留学人才、高校外籍留学生、外国专家等纳入居住证积分管理等政策。
中国的海外引智计划在不断加速升级,“中国绿卡”政策放宽,对于引进海外人才的绿卡审批,从一般申请者180天的审核时间缩短到45天,部分省市区已经缩短到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