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科技水平如何?
简单答一下,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在电子业等高科技产业有过辉煌的历史。 不过和内地比就相形见绌了,比如在内地的大学里随便一所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都比港校厉害(清华、中科大、浙大、南大等绝大多数学校),因为内地的高校经费充足,师资强大,不像香港的大学还要考虑西方势力的看法,许多基础学科不敢大胆聘请高水平的学者(比如数学物理),所以导致一些理工科专业水平下降。
另外就是香港人很务实,对科研不感兴趣的人大部分都去搞金融房地产了,留在科研领域的人也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很多好的想法由于商业潜力不足得不到投资(当然也可能是大陆市场太大了导致香港的一些企业不愿意投入,毕竟如果在大陆做研发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市场巨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是什么行业,只要用心去做,努力去做,就能做出成绩,香港虽然科技实力下降,但是依然有很多出色的企业的!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香港曾被很多人视为一座“文化沙漠”。但香港回归20年来,教育和科研实力大幅提升,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
最新发布的《自然》增刊“2017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数据显示,北京在世界领先的科研城市中蝉联榜首,上海位居第六,纽约、东京、巴黎和波士顿紧随其后,香港名列第九位。
自然指数是2014年11月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推出,追踪发表在72本高质量期刊上的科研论文。自然指数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研究质量与表现的指标,也是全球政府和高校等研究机构评估科研绩效得一个重要工具。
2016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香港科研活动的细则”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对香港开放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香港及港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支持香港及港人自主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香港与内地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说,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央政府对香港科技发展的支持进入了新阶段。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的最新公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研究团队参与国家各类科技项目(计划),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基金等。迄今为止,香港共有21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581个项目,获得的中央财政经费逾13.3亿元人民币。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内地“创科大湾”及“十三五”规划等顶层设计中有着特殊地位。目前,多个国家科研重点平台已在香港设点,包括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在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基础研究,以及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要支持香港机构与内地开展面向产业化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此外,还有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伙伴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