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的门槛?
谢邀。这个问题的提法让我想起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关于物理和物理学的门槛的。 先说说我对于这两个学科的理解。艺术和物理学是研究人类感知现象的两门学科。但是,与物理相比,艺术似乎更关注非实证性的感知现象——虽然物理学也有对非实证的感知的研究(例如对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解释就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而艺术则更多地关注实证性现象。从感知的角度讲,物理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学科,而艺术则是以人的生活体验为研究对象。所以有人把物理定义为“自然科学的皇后” 而把艺术定义为“人学”(或者“感性学”)的皇冠。
再来说说题主提到的门槛。这里我的理解跟题主可能不一样。我认为所谓的“门槛”其实指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边界,即两者共存的状况。那么由此引申开去,我们可以说,语言与文字是有边界的,即语言不能完全定义文字,文字也不能完全定义语言(因为任何一种文字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述);物理与数学是有边界的,即物理不能完全定义数学,数学也不能完全定义物理(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数学作为工具)……当然,在两种学问的边缘地带往往是相互融通的,例如语言学里的计算语言学就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工具,而物理学里的光学器件也往往用到化学的知识来制作。所谓“XX的门槛”其实就是指某两门学科共同存在的边界状况。
回到艺术与物理的边界上来,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是物理还是艺术都离不开人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物理还是艺术,其门槛都是建立在人类的门槛之上的。进一步说就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并具有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实验数据的人才能进入艺术的殿堂,同样,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数量的艺术创作、欣赏经历的人才能进入物理的殿堂。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学术门槛其实是指一门学问与另一门学问之间相互影响的边界状况。这种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激烈对冲的,但无论如何,这两门学问既然能够存在,就一定存在着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