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研究生学什么?
我们学校毒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是以培养研究方向为肿瘤毒性、营养代谢毒性等为主,具体课程设置如下(2017级): 毒理学专业课包括: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药物化学(含药典编写)和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公选课,其他均为专业课。非毒理学专业课包括: 实验动物学、生药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物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环境化学、大气物理学、气象数据处理、计算机基础等。
除了专业课和非毒理学专业课,其余课程均为公共课,由院里或校里统一排课。 整个教学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提前一天排好课表,每天跑几个教学楼。因为大多数学校里文科专业的教室都是固定的,而理工科的专业教室则不固定。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前一天刚上完一门课,第二天就要赶去另一个校区上另一门课…… 由于我们是专硕,所以不需要发SCI论文,导师一般也不会强求,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例如统计分析、样本量计算、问卷分析等等)以及完成各种培训(科研能力、学术演讲、技能操作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有发文章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己找实验室进行实验,然后撰写论文。
我校的毒理专硕是与我院的药理学学硕一起培养的,因此除了实验动物、病理学等少数几门专业课外,其他课程基本一样,而且专硕和学硕都有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课题,只是专硕没有文章要求。在第三年的实习阶段,专硕和学硕区分开来,分别到不同的地方实习(因药理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所以药理学硕士名额较多,可以外推),但是要补修未完成的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的是,如果前期基础知识没有打好,那么后期补起来是很辛苦的;其次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完全依赖于导师或者师兄师姐,否则很容易产生分歧。虽然研究生期间有矛盾在所难免,但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还是要积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