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教育专业吗?
先引用一下之前看到过的对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的研究结果: 数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测试中,美国学生的成绩在35个国家中被列入“低度参与”和“中度参与”的国家;而在科学能力的测验中,美国的排名却是倒数第二,仅高于塞内加尔——一个非洲国家。 如果以一万美元的GDP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才能进入世界前十的经济体。 而美国的人均受教年限已经高达15年,但GDP却远远比不上新加坡、以色列这些亚洲国家。 至于原因,PISA的调研报告指出,美国学生在课堂之外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学习的能力非常差,只有2%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经常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定义见后文),而其他98%的学生都没有做到经常进行深度学习——这直接导致了他们考试成绩上的差距。
如果单纯比较考试分数的话,美国教育的竞争力确实不容乐观。 但问题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并不局限于考试分数一种,而是包括许多其他因素,如公平性、学费高低、多元化程度等等。 在这些非指标性的质量评价维度上,美国的教育质量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比如在美国可以轻松找到各种学费低廉且不受种族和文化背景限制的公立大学,不论你是移民还是公民,只要你的家境不允许你支付昂贵的私立学校费用,都有机会申请到全奖或半奖,甚至仅仅付很少的学费就能读美国的名牌大学。 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为了支持本州的低收入学生群体,甚至免除了他们入学所需的SAT成绩!
无论是从指标性质量评估维度,还是从非指标性质量评价维度来看,美国都是当之无愧的教育第一大国。 那么,为什么还要吹美国教育系统? 我不是吹美国教育,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也确实存在问题,需要纠正和提高。但美国教育的成功之处是毋庸置疑的。
我之所以这么努力的工作,就是为了给我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 education experience(学习经历),让她有机会去接触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美国有800所教育学院或教育专业以及28个各州的教育大学,它们分别经由州政府和大学的委员会授予学院文凭和大学本科学士、硕士以至博士学位,并经由美国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认证分部进行审定认可。
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师范院校不是独立的学系,而是设于文理(通识)大学中的教育学院或教育专业,是多系和多学群中的一系。教育学院或教育专业与大学其他学院或系部属于同一等级,没有主辅之分。教育学院或教育专业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该学科的学术性博士学位和实际教育经验,既承担本院本系的教学任务,也承担其他系和全校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美国的师范教育不是独立的师范院校或师训系,而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普通教育课程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中进行的。美国的教育专业或教育学院在大学中与文理学院一样,也是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其成员不仅教授教育科学和教学法,也讲授文、理等普通专业课。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先在文理学院中修习通识课程,不分系科,包括各门学科的基础和文化科学课程,获得通识教育;到三、四年级时才进入教育学院,转入“教师教育”,并选定某一“学科”为“主修”课,再兼学教育理论与技术,最后获教育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理学学士学位。学生“学有所长”,“用有所专”。既使学生学好本门学科,又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领域与较充分的知识储备。
美国教育学院或教育专业的教师培养制度,是教师专业化在美国的集中反映,是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密切联系的。教师专业化在美国既是事业有成者和富家子弟的特定职业,也是他们社会地位的象征。教师培训制度在美国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形式,是教师专业化从潜在形式转化为现实形式的过程,也是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自我专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