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能上哈佛吗?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到去年哈佛大学早申放出的ED结果—— 哈佛本科一共发了3802份offer,在中国大陆地区录取了7人(不包括港校以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其中,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有3人获申,成为今年最成功的K-12国际学校;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1位同学获得offer;另外,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广州外语学校各1人获申。 这7个中国人学子组成了今年最早一批进入哈佛的大学生。
不过相比起美国当地的学生,中国学生还是“幸运”多了:根据哈佛大学公布的数据,在申请2025届本科生入学的10.06万人申请者中,约有49%的学生被学校拒绝,近五成的学生无缘大学录取通知书。 哈佛之所以会放出这么多offer,是因为今年的招生目标群体是那些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成绩下滑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的GPA和标化考试成绩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看,但他们在疫情期间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尽管许多申请人来自顶尖高中或中学,但我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些虽然在疫情期间遇到挑战的学生,但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哈佛大学说。 我之前写过关于哈佛录取的文章,也做过相关直播分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之前我分析了2020年美本早申请的数据,当年中国的申请者同样非常幸运。 疫情导致的在家上网课,让一部分中国学生的标化考试能够一次性顺利出分,加上美国本地的申请者受疫情的影响导致GPA出现大幅度波动,于是中国学生在2020年的早申请阶段比预期拿到了更多的offer。 但到了RD阶段,受到疫情影响的学生纷纷拿到保底offer,所以可以看到2020年各大名校给中国的学生发放offer的数量都非常可观。
当然,除了疫情的影响,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以中国如今的留学群体来看,能够申请到Top10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以前中国学生和家长总是抱怨美国的院校对中国学生“歧视”,把中国学生送的礼物钱都退回来。现在再看看美国的录取数据,难道不是中国学生的实力不够吗? 为什么同样的努力,别人就可以上哈佛,而你是牛剑? 其实,中国学生想要申请好的学校,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劣势”,我们必须在现有条件下尽我们所能,拿出最好的申请材料展现给我们看。 先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认真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