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去支持艺术家吗?

尤建霞尤建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从艺四十多年,至今仍在坚持的民间艺人,我觉得有必要就“政府应不应该扶持文艺”这个问题说几句。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所谓“扶持”肯定是指政府给予资金或政策上的帮助,但这种帮助是有限的、特定的,而且是有一定标准的。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方面的帮助。 而真正应该做的,应该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惠民。比如今年我们当地图书馆新买了1000多册图书,这些都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市区的几个广场上建立了几个免费的阅读驿站,市民可以在里面自由地借阅图书;每年的全民阅读日活动,市里都会安排精彩的文艺演出,这些都不是以扶持为名给某个单位或组织钱物。

当然,我说的也只是“应该”这么去做,事实上也许并不如此完美。但我想说的是,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政府确实不该也不能要求老百姓掏钱。因为,第一,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第二,这也是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所理应享有的权利——既然你让渡了一部分权力(税收)给政府,那么相应的,你就拥有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权利。

而所谓的“扶持”,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指对某些特别优秀、有代表性的文艺人才或者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这种资助应该是有限制的,即只限于那些真的无法在市场中获得利润的文艺形式才能获得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支持。 至于那些虽然不能在市场上获利但却具有潜在商业价值或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我认为应当由市场而不是政府部门来主导和支持其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总是有限的,而需要政府支持的文艺领域又有很多,如果政府既要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照顾到文艺家的创作热情,就必然面临两难的选择。然而,社会财富的总和却是无限的,所以,通过市场手段刺激相关产业的生产、消费活动就可以达到既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又鼓励创作者积极创作的目的。

而且,在我看来,有些貌似需要政府“扶持”的文艺门类其实根本不需要也不会真正的对政府形成多大的经济负担。 以戏曲为例,很多年轻观众觉得看戏花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而放弃观演从而造成许多剧院票房收入下降甚至亏损。于是有人建议政府给予戏曲企业补贴,但我以为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如果政府真的想扶持地方戏曲,最好的方法应该是鼓励年轻人多看戏、看经典,同时适当控制票价(当然不是随意定价),把看戏真正当成一种大众消费。

总之,我认为凡是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的,就不要再假惺惺地扶持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