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签证是根据在留时间吗?

司空灵曼司空灵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1981年签订的《中日领事条约》,外国人在居留期间违反日本法律或违背日本政府授予的在住许可的条件时,日本政府可以取消该外国人所持的在住许可证并驱逐其出境;但该条款并没有规定违反哪些法律规定应该会被取消在住许可并遭驱逐。被告知涉嫌违法并被调查的外国人,往往非常紧张、不知所措。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遵守日本的法律法规并以合法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人,一般不会产生被追究犯罪法律责任的恐惧和担心。 然而,2007年以来,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中出现了大量被逮捕或者自肃(自行停止服刑)的留学生案件,这些案件的“案值”都比较小,如盗窃、伪造、破坏等,有的涉案金额少到仅几万元甚至几千元人民币。

虽然从“案值”上看这些案件不够轰动,但却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少人因此被开除学籍,被赶出宿舍,造成生活困难,甚至有学生因此自杀;而被捕的犯人则按日本刑法处罚,可能被处以有期徒刑,给个人今后职业生涯带来负面信息。

此类事件的发生,与近年来的留学生群体庞大且鱼龙混杂有关。

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2015年度招收了361名国际学生,而2014年度仅103人,扩招后人数翻了两番多。这些留学生来源广泛,语言能力参差不齐。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很多是来日本留学的,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则大多是为了考取日本帝国大学(相当于国内985名校)的。

由于中国留学生数量较大,且学习目标多为考取东大等日本顶级名校,所以常被日本人认为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一群人”——毕竟能考进中国顶级学校的也不是等闲之辈。于是,一些日本警察或者检方人员便打起了这种“标签”的主意。如果怀疑某位留学生涉嫌违法行为,即可以其英语水平欠佳为理由将其拘捕,然后传讯其他翻译人员。 如果留学生们不懂日语,无法和警方沟通,则更会陷入焦虑之中。

近年来不断有在中国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外国人,因日语不好而没能顺利辩解导致罪名成立的案例。比如,有一留学生回国探亲期间,因琐事与人发生口角,对方报警后,该留学生误以为其言语挑衅的行为属于违法,遂用日语辩解自己是留学生,没有违法意图,结果却招来了警察;还有一名留学生在日非法打工被警察逮捕,他也因为不懂日语,没能让警察听懂自己并非恶意而犯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