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大学这么难?
因为中国的高考体系还是传统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种体制下大部分人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探索。所以导致中国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 国外的教育体系则更加灵活,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去进行学习,老师不会干涉你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同样的你也没有必要按照教师指定的书籍和论文进行阅读和学习。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去做决策,自己去选择学习路线和学习方法。这种方式会迫使你去进行主动的学习,去思考你所选课程的意义、目的以及未来可能用到的专业知识等等。
以美国理工科硕士为例(其他科类我不了解),授课型硕士绝大多数是1年全日制或者2年非全日制的,这1-2年的时间里面你需要完成一个项目的研究和学习,这个研究和学习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如何将理论应用到现实问题中去,还包括如何在学术领域发表你的研究成果。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你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但是老师会给你提出大的方向和建议,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环节都是由你个人来完成。
与国内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的研究生导师不会像高中班主任一样去管着你、催着你去学习。在美国你要想完成学业就必须得主动的去查阅文献、调研相关技术、编写代码、调试程序、撰写paper等工作。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任何困难,你可以直接去找你的导师沟通,他会给予你帮助和指导。但是如果涉及到研究方案或者未来的研究计划,还是需要你和导师进行深入的讨论才能作出决定。
我接触过的很多中国留学生,刚开始来到美国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尤其是转专业的同学,对于他们而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专业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再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学习那就更糟糕了。其实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渠道,国外大学的课堂其实是相当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