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香港房价是多少?
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前,香港房价曾创下每平米4.5万港元的峰值(合63万元/亩) 在那个时代,亚洲“四小龙”中的另外两个经济体,韩国的首尔、台湾的高雄,其市中心的住宅价格也不过每平方米1万多元港币(合18万元人民币/亩),上海和北京就更不用说了; 即便到了2003年,香港房地产市场恢复元气后,它的均价也只有两万多港元一平米(合31万元人民币/亩),与1997年峰值相比,不过一半左右。
当时,香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购买力大概是上海的4倍多,北京和上海的近5倍。如果以一个家庭4口人计算,家庭收入是香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倍以上——这个收入水平,放在今天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但即便这样,当时的香港楼市依然堪称天价。 比如,香港大学位于港岛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仅有0.3平方公里,但由于地理有限,无法扩建,所以宿舍非常紧张。1997年时,为了扩招内地生,学校甚至将距离港口不远的一块填海区都利用了起来,建起了学生宿舍。
但即便是这样的紧俏资源,依然没有让学校的房价“免俗”——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售价大概需要300万元左右(折合每个平方米5万元人民币)。 而当时,深圳的新盘平均售价才不过4000元/平方米,广州的商品房均价则只有2700元/平方米。 当然,对于有钱人来说,香港其实有很多单价不过千元的豪宅。但是,这些房子大多面积巨大,最少也要100平方米起跳,最大有上千平方米的,总价动辄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