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认可哪些中国大学?

雷圣茜雷圣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答主2016年入学,就读位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中国校区。 当时高中毕业,通过高考与德国高校合作申请到了录取通知(申请本科无需德福和APS),由于国内高考成绩和学考成绩都很好所以被推荐申请了CSC奖学金,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顺利拿到了签证。 当时中德的院校互信机制刚刚建立,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通知》里,列出了35个机构可以开展境外大学本科教育的合作办学项目;而德国高校列表里也仅包括7所中国高校,分别是北大、浙大、南大、人大、复旦、上交和中大。

我的母校湖南大学与德国弗雷堡大学就半导体专业合办的HNU-FhP(弗雷堡工科大学)就是在这份名单上,但必须通过德方学校的选拔才能被录取。我是在高二的时候申请的,那时还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还是采用以前的签证政策,需要先在德方学校注册学籍才能提出申请,然后经过使馆面试合格后签发留学签证。

当时我参加了德方学校的入学考试和面试,都被录取了并获得了录取通知书和学生证,然而因为中国签证的政策原因最终未能成行。直到四年以后,也就是在大四的春季,才最终拿到签证前往德国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 虽然最终没有在弗雷堡大学学习,但是我还是把本科数学和物理的学业完成了,并拿到了慕尼黑工大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现在在德国一家IT公司工作。

我想说的并不是我的经历有多么传奇或者难能可贵,而是我想提醒后来人, 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造成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评价标准完全不同! 而我们这些留学生们往往只能做选择: 是选择适应外国的教育制度以获得国外高等学府的入场券呢? 还是坚守自己本国的教育传统和理念,望洋兴叹,看着国外名校如过眼云烟般从身边溜走? 我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遇到了同样来自 CSC 奖学金项目的同学,聊起来时他无奈的说: “我在国内是XX师大附中的尖子生,来的德国后又进了德国人眼里的最好学校之一,可是这里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比我好,我总觉得坐不住,晚上回到住处总是把东西都收拾干净后才上床,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